一、printf #
1.1基本用法 #
将参数文本输出到屏幕。printf中的f代表format(格式化),表示可以定制文本的输出格式。
#include <stdio.h>
int main(void) {
printf("Hello World");
return 0; }
上面代码运行后屏幕上输出一行文字“Hello World”。 printf() 不会在行尾自动添加换行符,运行结束后,光标就停留在输出结束的地方,不会自动换行。
为了让光标移到下一行的开头,可以在输出文本的结尾,添加⼀个换行符 \n
printf("Hello World\n");
如果文本内部有需要换行,也是可以添加\n的
printf("Hello\nWorld\n");
printf("Hello\n");
printf("World\n");
printf() 是在标准库的头文件 stdio.h 定义的。使用这个函数之前,必须在源码文件头部引入这 个头文件。
1.2占位符 #
printf() 可以在输出文本中指定占位符。 “占位符”就是这个位置可以用其他值代入。
比如:
//输出: 五一假期放5天
printf("五一假期放%d天", 5);
上面” “中的内容就是输出文本,%d就是一个占位符,表示这个位置要用其他值来代替。
占位符的第一个字符一律为百分号 % ,第⼆个字符表示占位符的类型, %d 表示这里代入的值必须是⼀个整数
printf()的第二个参数就是替换占位符的值,这里就是5 它替换掉了%d,所以打印出了 五一假期放5天。
常用占位符还有%s 它表示代入的是字符串
printf("I like %s\n","C language");
这里%s表示代入字符串,所以printf的第二个参数就必须是字符串,这里就是 “C language”。
输出文本中可以有多个占位符
printf("I have %d %s .", 5, "books");
这里输出文本有两个占位符,一个%d对应 5,一个%s对应 books,所以输出在屏幕上的内容为 I have 5 books.
printf() 参数与占位符是一 一对应关系,如果有 n 个占位符, printf() 的参数就应该有 n + 1 个。如果参数个数少于对应的占位符, printf() 可能会输出内存中的任意值
1.3输出格式 #
printf可以定制输出格式
1.3.1限定宽度 #
printf允许限定占位符最小宽度
printf("%5d\n", 123); // 输出为 " 123"
上面代码中%5d 表示这个占位符的宽度至少为5位。如果不满5位,对应的值的前面会添加空格。(如果写的是 %05d ,那么不满5位,对应的值前面会添加0而不是空格)
输出的值默认是右对齐,即输出内容前面会有空格;如果希望改成左对齐,在输出内容后面添加空格,可以在占位符的 % 的后面插入⼀个 – 号
(如果%后面又有0又有-号,那么printf会忽略0,并使用空格作为填充字符,左对齐输出内容后面仍然是空格而不是0。
最好避免在printf的格式说明符中同时使用0和 -号 修饰符)
printf("%-5d\n", 123); // 输出为 "123 "
上面代码输出内容 123 的后面添加了空格。
对于小数,这个限定符会限制所有数字的最小显示宽度:
// 输出 " 123.450000"
#include <stdio.h> int main() {
printf("%12f\n", 123.45);
return 0;
}
%12f 表示输出的浮点数最少要占据12位。由于小数的默认显示精度是小数点后6位, 所以 123.45 输出结果的头部会添加2个空格。
1.3.3限定小数位数 #
希望小数点后只保留两位,占位符可以写成 %.2f 。
// 输出为 " 0.50"
#include <stdio.h>
int main() {
printf("%6.2f\n", 0.5);
return 0;
}
上面示例中, %6.2f 表示输出字符串最小宽度为6,小数位数为2。所以,输出字符串的头部有两个空格。
二、scanf #
我们可以用scanf给变量输入值,然后再用printf再将其打印在屏幕上。
#include <stdio.h>
int main() {
int score = 0;
printf("请输⼊成绩:");
scanf("%d", &score);
printf("成绩是:%d\n", score);
return 0;
}
2.1基本用法 #
scanf() 函数用于读取用户的键盘输⼊。 程序运行到这个语句时,会停下来,等待用户从键盘输入。 用户输⼊数据、按下回车键后, scanf() 就会处理用户的输入,将其存入变量。 它的原型定义在头文件 stdio.h 。 scanf() 的语法跟 printf() 类似:
scanf("%d", &i);
上面示例中, scanf() 的第一个参数 %d ,表示用户输入的应该是⼀个整数。 第二个参数 &i 表示,将用户从键盘输入的整数存入变量 i 。
注意:变量前必须加上 & 运算符(指针变量除外),因为 scanf() 传递的不是值,而是地址, 即将变量 i 的地址指向用户输入的值。 如果这的变量是指针变量(比如字符串变量),那就不用加 & 运算符
一次性输入多个的例子:
scanf("%d%d%f%f", &i, &j, &x, &y);
格式字符串 %d%d%f%f ,表示用户输入的前两个是整数,后两个是浮点数,比如 1、 -20、 3.4、 -4.0 。这四个值依次放入 i 、 j 、 x 、 y 四个变量。
scanf() 处理数值占位符时,会自动过滤空白字符,包括空格、制表符、换行符。所以,用户输入的数据之间,有一个或多个空格不影响 scanf() 解读数据。另外,用户使用回车键,将输入分成几行,也不影响解读。
scanf() 处理用户输入的原理是,用户的输入先放入缓存,等到按下回车键后,按照占位符对缓存 进⾏解读。 解读用户输入时,会从上⼀次解读遗留的第⼀个字符开始,直到读完缓存,或者遇到第⼀个不符合条件的字符为止。
#include <stdio.h>
int main() {
int x; float y; // ⽤⼾输⼊ " -13.45e12# 0"
scanf("%d", &x);
printf("%d\n", x);
scanf("%f", &y);
printf("%f\n", y);
return 0;
}
上⾯示例中, scanf() 读取用户输⼊时, %d 占位符会忽略起⾸的空格,从 – 处开始获取数据,读 取到 -13 停下来,因为后面的 . 不属于整数的有效字符。这就是说,占位符 %d 会读到 -13 。
第⼆次调用 scanf() 时,就会从上⼀次停止解读的地方,继续往下读取。这⼀次读取的首字符是 . ,由于对应的占位符是 %f ,会读取到 .45e12 ,这是采⽤科学计数法的浮点数格式。后⾯的 # 不属于浮点数的有效字符,所以会停在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