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课程回顾 #
公元1712年,康熙帝命梅瑴成、陈厚耀、何国宗、明安图等修纂《数理精蕴》、《历象考成》等书,
特别是《数理精蕴》一书,对后一时期的数学发展有重大影响。
梅瑴成精研数学,德高望重,而且不同于一般算学家,他了解珠算的优越性,认为珠算简妙。
于1757年悉心修订《算法统宗》,去粗存精,编成《增删算法统宗》一书。
我们前面学过的古诗算题,就来自《增删算法统宗》。
今天我们再来完成一首有趣的古诗算术题吧!
2.学习目标与任务 #

运行程序看一下效果吧!
客有几人
妇人洗碗在河滨,试问家中客几人。答曰不知人数目,六十五碗自分明。
二人共餐一碗饭,三人共啖一碗羹,四人共肉无余数,请君布算莫差争。
古诗的意思是:
有一位妇人在河边洗碗,有人问她家里的Party来了多少客人。妇人回答说不知道,但是知道用掉了多少餐具。
一共使用了65只碗,平均2人吃掉一碗饭,3个人共喝一碗汤,4人吃光一碗肉。请你算算有多少客人!


3.编程思路与步骤 #
3.1 编程思路 #
由题意可知
设有客人X人,可以得出一个等式:
x/2+x/3+x/4=65
用编程来解决的话怎么做呢?
从1开始列举客人的数量,并代入公式,如果等式成立那么就得出X的值了。
我们可以定义一个变量X,每次将X增加1,判断是否符合算式,循环直到65结束。
3.2 编程步骤 #
1.创建变量
创建X,将变量初始化设为1。
并将古诗复制到对话框中。

2.计算数量
(1)X的初始值为1,每次将X增加1。

(2)算式计算
X每次增加,是否能够使算式成立,如果成立级说出有多少客人。

不要忘记循环次数哦!!
4.问答与练习 #
4.1 问答 #

小明问老师,
如何让诸葛亮说出像左图一样的答案呢?
是否需要用到连接符呢?

4.2 课后练习 #
大家尝试增加一个角色,形成一种互问互答的模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