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要内容 #
- 贪心算法的解题思路
- 贪心算法适用的范围及框架
- 例题分析
1. 贪心算法的解题思路 #
贪心算法,是指在对问题求解时,不从整体最优上加以考虑,所做出的仅是某种意义上的局部最优解。贪心算法没有固定算法框架,算法设计的关键是贪心策略的选择。必须注意的是,贪心算法不是对所有问题都能得到整体最优解,选择的贪心策略必须具备无后效性,即某个状态以后的过程不会影响以前的状态,只与当前状态有关。
对于采用的贪心策略一定要仔细分析是否满足无后效性。
求解思路
- 1.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问题。
- 2.把求解的问题分成若干个子问题。
- 3.对每一子问题求解,得到子问题的局部最优解。
- 4.把子问题的解局部最优解合成原来解问题的一个解。
2. 贪心算法适用的范围及框架 #
贪心策略的前提是:局部最优策略能导致产生全局最优解。
实际上,贪心算法使用的情况比较少,一般对一个问题分析是否适用于贪心算法,可以先选择该问题下的几个实际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做出判断。
贪心算法的实现框架:
从问题的某一初始解出发:
while (能朝给定总目标前进一步)
{ 利用可行的决策,求出可行解的一个解元素;}
由所有解元素组合成问题的一个可行解。
3. 例题分析 #
3.1分糖果问题 #
n个小朋友玩完游戏后,老师准备给他们发糖果;每个人有一个分数a[i],如果比左右的人分数高,那么糖果也要比左右的多,并且每个小朋友至少有一颗。问老师最少准备多少糖果?
如果是我们分配糖果,我们应该怎么分配?
答案是:从分数最低的开始。
答案是:从分数最低的开始。
按照分数排序,从最低开始分,每次判断是否比左右的分数高。
假设每个人分c[i]个糖果,那么对于第i个人有c[i]=max(c[i-1],c[c+1])+1; (c[i]默认为0,如果在计算i的时候,c[i-1]为0,表示i-1的分数比i高)
但是,这样解决的时间复杂度为O(NLogN),主要瓶颈是在排序。
对贪心的策略进行优化:
我们把左右两种情况分开看。
如果只考虑比左边的人分数高时,容易得到策略:
从左到右遍历,如果a[i]>a[i-1],则有c[i]=c[i-1]+1;否则c[i]=1。
再考虑比右边的人分数高时,此时我们要从数组的最右边,向左开始遍历:
如果a[i]>a[i+1], 则有c[i]=c[i+1]+1;否则c[i]不变;
这样讲过两次遍历,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分配方案,并且时间复杂度是O(N)。
3.2 小船过河问题 #
n个人要过河,但是只有一艘船;船每次只能做两个人,每个人有一个单独坐船的过河时间a[i],如果两个人(x和y)一起坐船,那过河时间为a[x]和a[y]的较大值。问最短需要多少时间,才能把所有人送过河?
题目给出关键信息:1、两个人过河,耗时为较长的时间;
还有隐藏的信息:2、两个人过河后,需要有一个人把船开回去;
要保证总时间尽可能小,这里有两个关键原则:应该使得两个人时间差尽可能小(减少浪费),同时船回去的时间也尽可能小(减少等待)。
先不考虑空船回来的情况,如果有无限多的船,那么应该怎么分配?
答案:每次从剩下的人选择耗时最长的人,再选择与他耗时最接近的人。
再考虑只有一条船的情况,假设有A/B/C三个人,并且耗时A<B<C。
那么最快的方案是:A+B去, A回;A+C去;总耗时是A+B+C。(因为A是最快的,让其他人来回时间只会更长,减少等待的原则)
如果有A/B/C/D四个人,且耗时A<B<C<D,这时有两种方案:
1、最快的来回送人方式,A+B去;A回;A+C去,A回;A+D去; 总耗时是B+C+D+2A (减少等待原则)
2、最快和次快一起送人方式,A+B先去,A回;C+D去,B回;A+B去;总耗时是 3B+D+A (减少浪费原则)
对比方案1、2的选择,我们发现差别仅在A+C和2B;
为何方案1、2差别里没有D?
因为D最终一定要过河,且耗时一定为D。
如果有A/B/C/D/E 5个人,且耗时A<B<C<D<E,这时如何抉择?
仍是从最慢的E看。(参考我们无限多船的情况)
方案1,减少等待;先送E过去,然后接着考虑四个人的情况;
方案2,减少浪费;先送E/D过去,然后接着考虑A/B/C三个人的情况;(4人的时候的方案2)
到5个人的时候,我们已经明显发了一个特点:问题是重复,且可以由子问题去解决。
根据5个人的情况,我们可以推出状态转移方程dp[i] = min(dp[i – 1] + a[i] + a[1], dp[i – 2] + a[2] + a[1] + a[i] + a[2]);
再根据我们考虑的1、2、3、4个人的情况,我们分别可以算出dp[i]的初始化值:
dp[1] = a[1];
dp[2] = a[2];
dp[3] = a[2]+a[1]+a[3];
dp[4] = min(dp[3] + a[4] + a[1], dp[2]+a[2]+a[1]+a[4]+a[2]);
由上述的状态转移方程和初始化值,我们可以推出dp[n]的值。